改变中国饮食文化的小麦,竟是4500年前从西亚而
说起中国面食文化的代表,馒头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个品类,作为冬季北方人几乎顿顿必吃的主食,给予人以温暖和慰藉。那带着甜味与酒味的香气,是源自小麦研磨成粉后发酵的结果,从粒食到粉食,中国人对小麦这一原材料的极致开发,渗透着中华世代传承的智慧。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小麦并不是本土作物,而是大约4500年前的史前时代,从西亚而来的外来物种。
馒头以小麦面粉为原材料,别称“馍”、“蒸馍”,味道松软可口,营养丰富,是中国人的日常主食之一。
从史前西亚远道而来的小麦
作为与中国、中南美洲、非洲齐名的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西亚的农业起源中心区域被称“新月沃土”,范围包括如今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以及两河流域的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的部分地区。在西亚初始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鹰嘴豆、豌豆、蚕豆等,被驯化的家畜主要有绵羊、山羊以及牛等。
西亚是与中国、中南美洲、非洲齐名的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
在西亚,考古曾发掘到最早的小麦遗存距今约9000年,这意味着早在公元前7000多年,两河流域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如今馒头的原料—小麦。作为天生适应冬季寒冷潮湿、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的作物,以小麦为主体农作物的西亚农业,作物产量方面所达到的水准,相当于中古世纪欧洲的十倍之多,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巴比伦文明的辉煌打下经济基础。
小麦传入中国的可能路线及中国各地出土碳化麦粒的年代时间示意图
之后随着两河流域文明的强盛,小麦开始向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欧洲等地传播,也向东北通过中亚传播到了东亚的中国。据考古发掘出来的碳化麦粒的同位素测定,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距今4500?4000年间,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时代。这点在中国最早的古代文字—甲骨文(公元前14?11世纪商代晚期)中出现的有关小麦的文字记载得到证实。
小麦在史前4500年前传入中国,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麦”字表示大麦,“来”字表示小麦。
在甲骨文中,有两个字与麦类谷物有关,一个是“麦”字,被诠释为大麦,另一个是“来”字,被诠释为小麦,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字体的形状像一株即将成熟的麦子,麦叶直立,麦穗下垂。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所以从字义上讲,“来”字的本意应该就是小麦,后来才被假借为“来往”的意思。
甲骨文中的“禾”是小米植株的象形,下为根,中为叶,上为谷穗,穗子饱满低垂。
小麦的“麦”与往来的“来”,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农作物、一个是方向性运动,两个词义风牛马不相及。这种假借看似没有什么道理,但它也许恰恰说明了,华夏的祖先早知道小麦并非中国的本土产物,而是外“来”的物种。
考古发现的小麦炭化颗粒,年代距今有4100年,它们入土前经过炊煮,入土后若干年就干结炭化。
而在当时,中国的农业起源有两个独立发展的脉络,一个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是稻米;另一个是沿黄河流域分布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由于干旱缺水,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粟即小米)、糜子(黍即黄米)和大豆(菽)。当然还有一些被驯化的家畜,主要有狗、猪,可能还有鸡。所以谷子和糜子都是起源于距今1万年前的中国本土。
2004年考古学家在罗布泊的小河墓地,发掘出了距今4000年的小麦和粟颗粒。
或许是因为小麦的产量远高于谷子和糜子这两种杂粮,所以外来之物的小麦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小米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也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2004年,在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的小河墓地里,发掘出了完整且已碳化的小麦和粟,证明早在张骞凿空西域(公元前138年)之前,东方文明与西亚文明就已经有了连接通道,这是一个传奇。
上一篇:把日子过得像大片!杭州63岁大姐旅拍十年:能做
下一篇:没有了